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部署,抢抓具身智能发展机遇,加速形成未来产业创新集群生态,全力打造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高地,实现具身智能“模力聚申”,近日,市政府办公厅印发《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》。
具身智能的含义是什么?《实施方案》推动具身智能模型创新研发主要涵盖哪些方面?计划如何推动具身智能产业能力提升?一起来看相关解读↓
一、“具身智能”的含义?
具身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,赋予其像人一样感知、学习及与环境动态交互能力的技术范式。其核心特征在于智能与物理实体的结合,通过物理身体与环境的交互,使人工智能获得理解因果、发展常识的能力。
因此,具身智能具有实时环境交互能力,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感知环境变化,动态调整行为策略;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,通过与环境互动持续优化技能;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,融合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多种感知方式,理解复杂环境信息;具备物理任务执行能力,可以完成抓取、搬运等实体操作,并灵活切换多任务。
二、《实施方案》推动具身智能模型创新研发主要涵盖哪些方面?
具身智能包含了视觉等多模态感知输入,算法决策大模型和物理机械反馈执行模型等组成部分。
多模态感知输入方面,具身智能通过多种传感器设备与环境产生交互,获取环境信息和各项指令,包括视觉,触觉,听觉,嗅觉等等。通过多模态数据处理和融合,实现具身智能的感知能力。
算法决策大模型,可以对环境和指令信息进行分析决策,具备自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,并通过执行指令进行输出。
物理机械反馈执行模型包括了单一模块的灵巧控制,如手、足、臂等等,以及多模块协同控制,如双臂协同、上下肢协同、手脑协同、具身协同等等。
此外,在具身智能模型部署和训练过程中,还依赖于自身操作系统和训练语料工具链等。目前具身智能所使用的操作系统,以及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所使用的仿真软件往往由国外提供,自主研发软件还处于发展阶段。
三、《实施方案》计划如何推动具身智能产业能力提升?
具身智能产业发展需要通过统筹布局,群链协同,构建完整产业链,形成产业聚集。
一是推动核心零部件研制,如人形机器人需要规模化量产,需要提升精密的电机、减速器、行星滚珠丝杠、灵巧手、传感器等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能力,加快自主研发的算力芯片,核心主板研发和性能提升。
二是打造热销终端产品,通过提高性能,降低成本,推进终端产品的量产化进程。
三是招引一批优质企业,对销售和租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企业按规定提供奖励。
四是构建产业集群,以张江为核心承载区,加强市区联动和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,形成功能互补、差异化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。
四、《实施方案》中产业生态建设涵盖哪些方面?
具身智能产业生态建设包括了“五大公共服务平台”打造和开源体系、标准法规、人才培养等生态塑造。
“五大平台”建立将为产业发展提供算力、语料、模型等要素资源的支持;实现仿真验证,场景训练,迭代学习的虚实融合实训闭环;提供工艺开发优化,整机和零部件测试检验等服务;强化行业基金战略牵引作用;提升具身智能融资租赁专业化服务能力。
同时,围绕具身智能发展,推动开源生态建设,支持开源模型和工具入驻开源社区,为各类开发主体提供标准化、低门槛的公共服务;完善标准体系建设,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、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等标准的研制修订;加快人才培养,通过“产学研”联动优化培养机制,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学习与实践资源,鼓励各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与海外开展联合研发和交流任职,吸引高水平国际人才。
一 图 读 懂
来源: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、上海经信委
大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